去年年底我国首套船舶自动化嵌入式系统问世;今年9月,我国较早的国产化船舶电站成套设备诞生。我国造船产量在迈入世界靠前方阵的同时,国内一场提高船舶设备国产化率的技术战役正如火如荼地展开。 到2006年,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造船的份额达到22%,新承接和手持的船舶订单已超过日本,进入世界造船业的靠前方阵。但同时,我国船舶配套业的本土化率为45%,国产化比例甚至不足20%。而且,本土设备主要在一些中低档船舶中应用,而附加值较高的高档船上所用设备,本土化率不足20%,国产设备在这一市场领域基本处于“缺席”状态。世界造船强国日本、韩国的船舶设备国产率均高达80-90%。虽然我国在造船吨位方面已成为世界大国,但所造船舶大多是“黄皮肤”(船壳中国制造)、“白内心”(高技术船舶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)的“香蕉船”。 为使我国尽快向造船强国转变,在政府项目支持下,国内各大船舶研究所纷纷联手攻关。从去年下半年起,技术上的一系列突破,使船舶设备国产化露出了一线曙光:去年10月,在上海市科委“面向船舶机舱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研究”项目支持下,中船重工集团第七〇四所、第七一一所和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经过近2年的攻关,共同研发出了国内首套船舶自动化嵌入式系统,并制定出一套相应标准,打破了我国船舶一直依赖“外脑”的局面;今年2月,上海重型机器厂设计制造出了当今世界上较大的16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,年内投入使用后将可实现船用曲轴的国产化;今年9月,在国家发改委“船舶电站成套设备研制”的项目支持下,七〇四所、陕柴重工、河南柴油机集团公司共同打造出了我国首台船舶电站成套设备,再次从技术上突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。 但业内人士却并不乐观,因为从实现技术突破,到市场认可,还有漫长的道路。船东是否愿意使用、售后联网服务、怎样与国外同行竞争…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,我国船舶设备行业的发展,和许多民族工业一样,还需要更多的国家政策、资金和信心上的支持,以及国内用户的优先采购。较近有好消息传来,船舶电站设备的三台主机也已有主顾。尽管订单并未潮涌而至,却仍然体现出小荷露角的新鲜活力。同时,政府的支持也不断加码。上海市科委发展计划处处长陈杰告诉记者,上海将进一步加大船舶设备发展的推进力度.文章来源于:zghuakai/
(c)2015-2018 ByBc.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
Processed in 0.199 second(s), 12 queries, Memory 0.42 M